佛法的魅力

with No Comments

文/蓮慈金剛上師 一次與同門聊天,聊到有些平時很少來佛堂的同門,隔一段時間再回來佛堂, 我們彼此都會嚇一跳。我嚇一跳是因為對方變化太大,蒼老了很多。對方嚇一跳是因為看上去,我好像「凍齡」,沒什麼變化。再過幾年,他們再回來,彼此又嚇一跳,我還是變化不太大,他們越來越老。 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落差? 經常在佛菩薩的氣場裡結緣的人,真的變化會比較少,雖然也會變,但是不會變得那麼快和慘,不會變得好像換了一個人一樣。而外面的眾生,因為需要到處奔 波,用盡所有的精氣神討生活,所以歲月在他們身上摧殘的痕跡特別明顯。一年老一年,很快就進入風燭晚年,最後風一吹這一生就滅了。 人的生命真的變化很快,轉瞬即逝。而懂得修行的人,雖然也會老,但是卻越老越好。因為越老修行功夫越久,業障越少,心靈越光明,智慧越增長,無論外在老 與否,修行人的心靈不但不會老,而且是越來越年輕。到老的時候,不會像普通人一樣有遺憾──兩手空空,子女不在,伴侶也走了,剩下自己一個人老態龍鐘過晚 年。 最近有一個行動不便的同門得了大腸癌,手術後身上掛了一個排糞尿的袋子,生活不能自理。如果是一般眾生,經歷這樣的肉體和心靈的痛苦,心中大多會有恐懼 和害怕。但是這個同門跟我說,她每天都在持咒誦經,有佛菩薩加持,她的心中沒有一絲害怕。即使一個月後,醫生檢查發現癌細胞已轉移到肺部,需要化療,她同 樣沒有恐懼,心裡很平安。打電話給她問情況,她每次都說,感恩師尊佛菩薩的加持,她很好。 這就是佛光注照的力量,能夠讓她渡過疾病的痛苦,在病痛中還能夠心安。佛法,是世間任何醫藥所無法比擬的,是最清淨、最天然、最無礙、沒有任何副作用的珍寶。 能夠虔心學佛真正修行的人,人生一定會大不同,沒有遺憾。 轉載自真佛報總社部落格『佛心佛情』專欄

無常就是常

with No Comments

文/蓮慈金剛上師 蓮生師佛說,弟子的相應,就是祂的快樂;弟子的解脫就是祂的欣慰。所以弟子們一定要修蓮花童子上師相應法,不斷增加自己與師佛的相應,不斷迴向師佛更加健康快樂,更加長壽自在,弟子們要用自己的菩提心和實修去供養師佛,老實實修,老實做人,老實行善,這是弟子們能夠給師佛的最大的報恩和供養,也是師佛最樂意接受的禮物。   師佛說:「一切根本沒有事。」在我還沒有皈依真佛宗之前,一切當然有事,有得失、有痛苦、有煩惱。但是從我中年之後,因為有師佛的接引,我真的慢慢的改變,我不再有事。我認為,師佛的法語智慧,正是我們的傳家至寶,是師佛給我們的最好、最大、最厚重的禮物。   除此之外,我們不應該再向師佛妄求太多,雖然師佛展現的是十七歲的心靈活力,但是師佛的肉身已經是七十一歲,我們怎麼還能像個無知的孩子一樣,無止盡地妄求。因為肉身會老會病,最終壞掉。所以,弟子們只要不是生死大病,只是一點小小的病業,不用去妄求。    我們要求的,是如何堅固我們的道心不退轉,支撐著我們邁向究竟回去的路。我認為,我們的慧命才是最重要的。因為,業障終會顯現,沒有人能逃過業的魔掌, 病業隨時如影隨身,死亡終會到來,我們只能將這些看成平淡,看成平常,體認無常就是常。只有我們的慧命不死亡,我們不就該懂得從肉體的追求轉成慧命不死的 成就嗎?   真佛行者們,在自己還有健康,還有一口氣可以撐起來,真的要好好地發願努力修行,善用自己這一生剩餘的寶貴時光,早日成就蓮花童子呵! 轉貼至真佛報總社部落格『佛心佛情』專欄

談談願望達成的道理

with No Comments

 文/蓮慈金剛上師   有同門問:「如果做護摩的主祈,是否願望就可以達成?如果不能,需要做幾壇?」   我的回答是:「不一定。」這是老實話,因為我不能開空頭支票給對方,我不能告訴對方,只要你主祈,我包你有效。師尊蓮生佛在2015年9月12日西雅圖秋季大法會上,很坦誠地告訴大家,參加法會的人,八成受到加持,表示還是有20%的人沒有拿到加持。大成就者如師尊,親自主法都不能保證每個人的祈求都能達成,何況是祂的弟子?   師尊可以將一朵花可以變成一片花海,一塊肉可以變成很多牛羊豬馬,師尊早已超越了法的限制,供品的多少不會影響到演法的功效。但是做為弟子的,也跟著學,供一朵花,一塊肉,效果會與師尊一樣嗎?我敢肯定地告訴大家,絕對不會一樣。首先,在功力上,已經是打了折扣。   其次,師尊說這次西雅圖的大法會,八成的人得到加持,但是在這八成的得到加持的人當中,是不是每個人都能拿到百分之一百的加持呢?我想,應該是不能的。有人可能只拿到30%的加持,有人可能拿到60%。舉一個我自己的例子,前幾個星期做完法會後,我的手臂就開始痛,我一連做了二個星期的護摩迴向,每天做,結果還是痛。我不只自己做護摩,還報名師尊的護摩做主祈,同時我還做善事,到公園派發熱食給流浪漢;我也買禮物送給身邊的人,結善緣。但是,我的手臂仍然痛了三個星期才好。這就是證明給大家看,不是一場護摩、一次供養,一次加持,每個人的病都會藥到病除,每個人的願望都會馬上達成,不一定的。   我的經驗是,往往一個業障剛剛消掉,還沒高興多久,接下來另一個業障又開始了。每次主持完法會,以為靈眾已經超度走了,該清淨一下了吧!結果沒幾天,又看到一批靈眾來。主法的人每天做護摩消業障都要這麼困難,更何況只是報名的人,交一點報名費,就想要消除累世的業障,可能嗎?   可見,想要達成願望,要有細水長流的耐心和鍥而不捨的恆心。尤其是菩提心尚未發起,心的供養和物質的供養都不足時,每次供養就只像滴一滴功德水一樣,按照因果定律,得到的也是一滴水的回報。雖然少,但是只要常常保持滴水,總有一天,滴水也會累積成杯水,願望也可以達成吧! 轉載自真佛報總社部落格『佛心佛情』專欄

布施的要義

with No Comments

  在上週的同修會上,我有一個問答題問同門:「如何把每天所做的每一件事變成佛事?以佛堂每個月布施熱食給流浪漢為例,請回答。」   有同門回答:「佛陀講三輪體空,沒有布施的人和對象,布施完就忘了。」   三輪體空是沒有布施的人,沒有布施的對象,也沒有布施物。既然是這樣,那麼義工為什麼要穿上華光功德會的制服去派食物,穿制服表示要宣傳自己,是有布施的人,派食物表示有布施的對象,這是什麼意思?如果做不到三輪體空,又要如何做才能符合修行的原則?   制服上印有真佛宗的標誌,代表的是佛菩薩的精神。穿上制服去布施,代表佛菩薩上師三寶賜福眾生資糧,是菩薩慈悲喜捨的表現。以這樣的心態去布施,才能讓眾生生出對佛菩薩尊敬的心,提升眾生的心靈和志趣。   有人問:「聖人說左手行善不要讓右手知道,但是在派食物的現場,義工有照相,還要登在媒體上流傳越廣越好,這樣不是違反三輪體空的精神嗎?」   其實照相與穿制服的意義一樣。照相不是為了自己出風頭,不是為了自己上報紙,所謂佛事,一切功德都是迴向佛菩薩上師三寶。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情,一定是依據佛菩薩上師三寶的教導而做,不是為了漂亮而穿制服,不是為了出名而照相,不是為了利益而行善,總之,凡為自己均非佛事,還是一介世俗凡夫而已。   在布施時,佛子亦絕對不可以有自己比對方高尚、對方是骯髒的想法,以分別心去布施,這樣的善行,只會增長自己的傲慢心,滋長自己的五毒。   行者每做一件事之前,一定要想清楚,我在做什麼?為什麼我要做這件事?如果做每件事都能將自己的心態調得正,符合佛陀的教導,這就是在修行。雖然每個人都會做善事,表面上看形式是一樣的,但是內在卻大不同。只要佛子的心靈是清淨的,無形中自然會感染和教化身邊的人變得清淨。一個人就是一個法輪,法輪所到的地方,這個地方的大環境,就會得到清淨,這就是轉法輪。   祝福大家,都能夠善用自己有限的生命時光,去做好每一件佛事,成就一個真正的大修行人。

念誦法同修的重要

with No Comments

文/蓮慈金剛上師   我發現道場有一個普遍現象,很多同門在同修時默不作聲,如老僧入定般,往往只有維那一個人的聲音。問緣由,同門答:「默念。」 密教修行,有三種成就,一種是持明成就;一種是三摩地成就;一種是護摩成就。其中持明即持咒,我對修法時唸出聲非常重視。 修行是七分自力,三分外力。所以我主張修一壇法,一定要出聲,用自己最大的心力藉著上師三寶的加持力,全身心投入認真去修。因為如果坐在那裡不出聲,除非是在禪定。但是我知道現在的同門,禪定的功夫應該還沒有達到很深的程度,所以如果不出聲念誦,第一個缺點是心思會散亂,容易胡思亂想,甚至昏沉入四摩地。第二個缺點是,自己沒有參與修法,只是在那裡享受法流,這樣的修法,難產生真實的實修效果。 另外,出聲念誦還可以對治外在的干擾。比如帶同修的維那,聲音令自己不喜歡,或者是音不準時,因專注在自己的發聲念誦上,而忽略減少外來的干擾。另外,出聲念誦還可以發動自己身中的氣機,比在心中默念更容易觸動佛菩薩的心。出聲念誦唸到全身發熱,身體的氣機發動,等於是打開丹田生命的機關,自然會產生光和熱,此時佛菩薩的加持力就會源源不絕下來。本來身體發冷的、腰痠背痛的、疲累不堪的,當下精氣神全部得到恢復,這樣才算是一場真實的修法。 反之,如果在道場修法,所有人都像禪宗一樣,坐在那裡默不作聲,大家來密宗道場共修什麼?一點熱情和生氣都沒有,佛菩薩會下降嗎? 我發現即使是法師,在道場也會有這種現象。當輪到自己做維那時,念誦得很有力,不是自己當維那時,就老僧入定,靜靜的,一付心事重重的樣子。要知,修法唸經不是唸給別人聽,沒有聽眾就不用出聲,這種將修法當成表演的觀念是不正確的。 修法不是一種任務,更不是工作,而是因為重法故。 祝大家修法有成。

銅人我思

with No Comments

  文/蓮慈金剛上師 其中一個拿照像機的銅人,伸直的手臂上被掛了一個看起來很重的大背包。銅像的年代已經很久遠,現在被遊客吊了個大背包,隨時都有被壓斷的危險。我當時看到這樣的情景是挺生氣的,雖然是銅像,也需要尊重,怎麼一點公德心也沒有?於是我走過去將背包取下放到地上,並站在旁邊等,我要看看是什麼人掛的。這是我那個時候一個很自然的行動。 今夏我又去同一個公園的同一個景點,這一次看到的是幾名穿著很紳士的外國老人,兩男兩女在這幾尊銅像前準備擺姿勢照像。其中一名男老者走到女銅像的旁邊,一只手正按在女銅像的胸部,他身邊的老婦人看到了,也學樣,嘻笑的走到男銅像的後面,將手伸出放在男銅像的下體處,他們一邊擺pose一邊大笑,一付旁若無人的樣子。我看到這樣的情景,如果是照我之前主持正義的想法,說不定我會有所行動。但是這次,我竟然是坐在那裡看,直到這幾名老人離開。 接下來又來了一群年輕的俊男美女,穿著很正式,也是外國人。一名身材很好的女孩拉著一名男生,頭碰頭拍照。當然,這兩人這麼親密應該是夫婦。結果輪到第二個女孩時,還是與這名男生頭碰頭、臉貼臉地拍照,推翻了我之前的念想。直到第三個女孩以同樣的姿勢與同一名男生拍照時,我徹底放棄,這伙人到底誰跟誰才是一對,真不關我事! 剛剛看完老年人帶有污辱性的動作,現在又看年輕人的現代開放劇,我發現,自己居然沒什麼動靜。通常人通過眼睛會產生一種覺受出來,比如第一個照像的場景,男生看到女銅像,伸出手去吃豆腐,女生也很自然地找男銅像做不雅的動作,因為銅像不能反抗和說話,所以人們就可以為所欲為做自己想要做的行為,這是眾生本身根深蒂固的欲望。作為修行的人,看到這樣有失道德的行為,是會不恥的。但是今天,我看了以後,不再選擇當警察而是隨它去。 因為,那一刻,我眼睜睜看著人們猥琐的舉動,又看著完全不動的銅像,我忽然領悟到,銅像被造成人形,被人膜拜久了,我相信祂們是跟活的人一樣的,但卻可以默默忍受眾生對祂們的一切待遇。 這瞬間,從銅像身上,我悟到「如如不動」的心!是的,如果佛子能將佛法的智慧應用在世間,無論遇到什麼情境,都能將自己的心保持在最安靜的一點,這個時候,就可以體悟「天下本無事」這句話。「無事、無心」,不隨色相而起念,不正是師佛所教的解脫心要嗎? 《金母定慧解脫真經》亦云:「天從無極中開。太極日月三台。日月陰陽運轉。人從陰陽胚胎。或為男兮為女。皆從無極而來。只為中間一動。霎時落下塵埃。墮入五濁惡世。貪戀酒色氣財。因此輪迴旋轉。情波慾海生災。血水週流可愍。尸骸遺脫堪哀。」 人之所以墮入紅塵,皆因一念心動而起。 可見,心不動,即清淨,即解脫啊!

1 3 4 5 6 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