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milar Posts
活著的意義 文/蓮慈金剛上師
《師尊文集導讀》 活著的意義 文/蓮慈金剛上師 Read More
華光播客:千古不絕唱2-3
蓮慈上師弘法有聲書系列: 千古不絕唱(2) 蓮慈上師唱誦開示師佛文集--《小詩篇篇》 沒有冤親債主 人生就是看風景 秘訣 贊助蓮慈金剛上師弘法有聲書 隨緣贊助蓮慈弘法開示有聲書或贊助蓮慈上師弘法文集,請點擊下面的Paypal贊助連接. 蓮慈上師講《瑤池金母收圓寶懺經》及《真佛報》「蓮慈信箱」專欄正在分別集結出書,歡迎隨喜助印,每冊美金$10,功德無量! Read More
師尊文集導讀:依法依人 回歸無知
文/蓮慈金剛上師 蓮生活佛盧師尊的文集和開示,蘊藏無窮無盡的智慧在其中,可以引導佛子跳脫凡胎肉身,與宇宙大智慧尊相應。師尊的智慧的文章,我覺得讀一遍遠遠不夠,要一而再,再而三的用心讀誦,反覆咀嚼。 盧師尊的第244冊文集《心的悸動》中「回歸無知」一文,師尊指出,回歸無知,是回歸道家的清淨沖虛成道的境界,也即是佛教的涅槃成佛,並不是真的無知;是無所不知,卻不放心上,是明心見性的真知。 師尊在文章中提到一句很深的行話:學佛是在做準備的功夫。準備什麼?準備佛子的佛骨,而佛骨是由積功累德而來。佛子所做的一切,都是在為佛骨的建立做準備。 在這世間,雖然五花八門,每一個人所爭所要的,都是一樣的東西。每一個人的願望離不開財色名食睡的範圍。如何超塵脫俗,恢復自己清明的性靈?唯佛法能治。佛法是調心法,調整佛子的身心達至平衡的解脫法門。 學佛不是一蹴可成,要次第起修,一點一點深入,一點一點累積,還要有善知識的引導和佛子的努力鑽研,才能慢慢深入到佛法的大海。學佛法的過程中,要用到見、聞、思、修的功夫,用眼睛去看,用耳朵去聽聞佛法,看了聽了之後,要去反覆思考,將聽聞到的智慧法語印入心中,不令隨著時間、空間、環境等等的變遷而忘失;直到變成了自己的智慧才算是明白,明白了以後,才能做最後究竟的修行功夫。 可見,佛法離不開佛書,離不開佛陀的道理,更離不開成就的善知識。我發覺一些新皈依的同門,常常一段時間之後就不願意來佛堂修法,自己躲在家裡不知道在做什麼?有人說在家做唸經的功課,但是如果不懂經義而讀經,唸千百億萬遍也不可能開悟。佛法有八萬四千法門,三藏十二部佛經,窮一生的時間也無法讀得完,更何況是明白? 這篇「回歸無知」是開悟的大成就者蓮生活佛盧師尊,告訴我們的至理名言。我認為,學佛學佛,還是要跟前人來學,依法還要依人。只有走過這條路的前人,才能告訴你如何走才是正確的,如果沒有多生多世修出來的福分,不可能在這一世,跟隨到真正有證量成就的師父學佛。今天大家既然皈依了真佛,就要好好跟佛學習,不要入寶山而空回,白白浪費這一生,這一很奇妙的、要修很多世才能在今世成熟的大善因緣。 Read More
金母功教學感應 ――華光雷藏寺6月5日慈悲放生法會花絮
「本報訊」2021年6月5日,華光雷藏寺迎來加拿大BC省疫期重啟後第一場公開法事,於上午十時半舉行夏季慈悲放生法會。恭請住持蓮慈金剛上師主持,常住蓮五上師及眾法師、講師、助教及善信同門護持,法會莊嚴如儀,吉祥圓滿。 法會後,蓮慈上師開示時首先歡迎大家能再次回來道場,上師將疫情期間總結的一套金母功法健身小撇步,進行系列現場教學並示範。上師首先從頭部教起,眼耳是人身二扇窗,皮膚是門面,很重要,這一堂課上師教學「耳聰目明醒腦養顏功」,是專門幫助眼耳和臉部皮膚及大腦的功法。 課堂上,現場及海外參加網路直播的同門做見證,首先是常住蓮五上師講述自己眼睛得飛蚊症一年多,剛開始時還鬧過笑話,有一天,發現眼前有黑點,像蚊子一樣在眼前飛來飛去,怎麼趕都不走。後來才知道,原來自己得了飛蚊症。慢慢的這只蚊子變成了蒼蠅那麼大,連翅膀都看得很清楚。課堂上,他隨著蓮慈上師做眼部運動快結束時,才忽然發覺眼前的蒼蠅一直沒出現,到現在已經一個星期,這只蒼蠅再也沒出現過,飛蚊症居然好了! 蓮停法師也站起來做見證,她的雙耳本來有聽力障礙,尤其是左耳,幾乎完全聽不見,所以平時說話是用吼的。在上一堂課隨著上師練耳部運動時,上師問她:現在有聽見了嗎?她回答:左耳聽到了。在做見證時,她說:當時因為只注意左耳,所以當上師問話時,只回答左耳,結果下課後,才發現右耳的聽力反倒不如左耳了。她到現在還一直後悔,為什麼當時不回答兩只耳朵,現場有金母靈力大加持,如果當時說二耳的話,可能就全恢復了,現在右耳只好靠自己練功了! 英國同門美心師姐在網路上參加直播,現場跟著上師練功。她致電法師請求幫她連線向現場參加的同門作見證。多年前,她的耳朵受傷,內耳奇癢腫脹充水,總能聽到耳內有水的聲音,看醫生無效。上周跟著上師做耳部運動時,聽上師說金母會給大家奇跡,於是非常賣力跟著練,結果從那天開始,耳朵癢脹充水症竟然好了。 蓮花一玲助教也見證說,她每天看電腦超過十二個小時以上,眼睛非常疲勞,視力模糊,這一次隨上師做眼部運動,疲勞感當下消失,而且看眼前的圖像清晰很多,真的有效耶! 上師幽默風趣的教學方式,帶動整個現場氣氛相當活躍,每個人都紅光滿面,精神十足,做餐館的張師兄,平時工作很辛苦,經常面容憔悴不茍言笑,這一次卻笑得最大聲,用他的話說:好像做了一次桑拿按摩一樣,從來沒有這麼放鬆過。 Read More
念誦法同修的重要
文/蓮慈金剛上師 我發現道場有一個普遍現象,很多同門在同修時默不作聲,如老僧入定般,往往只有維那一個人的聲音。問緣由,同門答:「默念。」 密教修行,有三種成就,一種是持明成就;一種是三摩地成就;一種是護摩成就。其中持明即持咒,我對修法時唸出聲非常重視。 修行是七分自力,三分外力。所以我主張修一壇法,一定要出聲,用自己最大的心力藉著上師三寶的加持力,全身心投入認真去修。因為如果坐在那裡不出聲,除非是在禪定。但是我知道現在的同門,禪定的功夫應該還沒有達到很深的程度,所以如果不出聲念誦,第一個缺點是心思會散亂,容易胡思亂想,甚至昏沉入四摩地。第二個缺點是,自己沒有參與修法,只是在那裡享受法流,這樣的修法,難產生真實的實修效果。 另外,出聲念誦還可以對治外在的干擾。比如帶同修的維那,聲音令自己不喜歡,或者是音不準時,因專注在自己的發聲念誦上,而忽略減少外來的干擾。另外,出聲念誦還可以發動自己身中的氣機,比在心中默念更容易觸動佛菩薩的心。出聲念誦唸到全身發熱,身體的氣機發動,等於是打開丹田生命的機關,自然會產生光和熱,此時佛菩薩的加持力就會源源不絕下來。本來身體發冷的、腰痠背痛的、疲累不堪的,當下精氣神全部得到恢復,這樣才算是一場真實的修法。 反之,如果在道場修法,所有人都像禪宗一樣,坐在那裡默不作聲,大家來密宗道場共修什麼?一點熱情和生氣都沒有,佛菩薩會下降嗎? 我發現即使是法師,在道場也會有這種現象。當輪到自己做維那時,念誦得很有力,不是自己當維那時,就老僧入定,靜靜的,一付心事重重的樣子。要知,修法唸經不是唸給別人聽,沒有聽眾就不用出聲,這種將修法當成表演的觀念是不正確的。 修法不是一種任務,更不是工作,而是因為重法故。 祝大家修法有成。 Read More
蓮生法王七十聖誕「祝壽慶典盛會」精彩絕倫
文/西雅圖 水中月 2014年6月15日(農曆五月十八日)由宗委會、彩虹雷藏寺、西雅圖雷藏寺主辦為蓮生活佛 盧勝彥無上法王舉辦盛大「祝壽慶典盛會」。 當晚節目,精彩萬分,有震天撼地的太鼓演出、有唯美有勁的動感歌舞、有真情感人的演唱,有笑點十足的戲劇…,一連串的節目,讓人目不轉睛,掌聲連連,可見此次節目籌劃組的用心,只希望能把最好的一切全部供養師尊,與佛同樂! 此次的主持人是由蓮訶上師、蓮潔上師擔任,兩位上師也是此次節目籌劃的執行長兼製作人;「祝壽慶典」上彼此默契十足,表現可圈可點,令人讚嘆!主持人告訴大家說:「原來今天也巧逢西洋父親節,這是每隔180年才能遇到的日子,非常難得。在此也祝福師尊父親節快樂。」 此次慶祝會主題,定調為「超越時空,人天同慶」的盛會,所以每個節目都是精心設計安排的。節目包括:由「西雅圖高雄姊妹城市協會」所演出的《太鼓奔騰》、《天籟童音》、以及唯美的《阿拉伯舞蹈》;接著,由兩位翩翩美少年、少女演出「青春國標」,純真的模樣,跳起舞來更顯得天真有勁! 還有〈白雲雷藏寺〉師兄姐演出精彩的《十八蓮花童子舞供》,以及由巴西〈真諦雷藏寺〉蓮訶上師帶領眾同門表演的話劇《西夏太子選秀》,幽默逗趣的劇本,逗得師尊、師母笑聲連連,其中穿插爆笑的橋段,全場笑聲不斷,掌聲不停。 接著,由「晨之古月舞蹈劇場」蓮店上師、蓮涯法師、蓮贈法師所演出的現代印度當紅的「寶萊塢」歌舞,華麗專業的精湛演出,贏得全場熱烈掌聲! 緊接著,《師恩浩蕩》的一段數來寶,由德輝上師、蓮旺上師、蓮訶上師、蓮潔上師、蓮喜上師將師尊在西雅圖傳法三十年的辛勞度眾演說出來,讓所有同門彷彿進入時光遂道,深感佛恩的浩瀚偉大! 青春美麗的師母帶領數十位「真佛陽光舞供團」演出精釆的排舞,贏得滿堂喝釆;師母還特別請師尊上台與大家一起共舞運動,台下同門也一起舞動身體,大家開心不已,掌聲連連。 接著,一個神祕的表演,可以說是全場中最令人感動的一個節目,因為這是由師母、佛青、佛奇、盧弘、盧君、安迪、珊妮,默默排演的一段英文歌演唱「每一天都愛你」;在師尊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,主持人突然宣佈這個表演時,台上一家人的深情摯愛唱著「每一天都愛你,永遠愛著你(師尊)…」,坐在台下的師尊及每一個人,看到這樣溫馨而動人的畫面,每一個人也都想說:「師尊,我們永遠都愛您,一直愛著您,每一天都愛您……」 在最熱烈的掌聲之 中,主持人迎請師尊上台,以一段前所未有的「鋼琴表演」,一段震撼的「太鼓」雷音,一曲柔美「太極舞」,以及剛猛威力十足的「金剛拳」,讓台下所有人,全 體起立鼓掌歡呼!一時,天上天下,歡聲雷動,與佛同慶,與佛同歡,場面震撼,前所未見!同時,也讓大家見識到師尊的多才多藝,讓人為之驚豔,留下最美好難... Read More
Leave a Repl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