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上週的同修會上,我有一個問答題問同門:「如何把每天所做的每一件事變成佛事?以佛堂每個月布施熱食給流浪漢為例,請回答。」
有同門回答:「佛陀講三輪體空,沒有布施的人和對象,布施完就忘了。」
三輪體空是沒有布施的人,沒有布施的對象,也沒有布施物。既然是這樣,那麼義工為什麼要穿上華光功德會的制服去派食物,穿制服表示要宣傳自己,是有布施的人,派食物表示有布施的對象,這是什麼意思?如果做不到三輪體空,又要如何做才能符合修行的原則?
制服上印有真佛宗的標誌,代表的是佛菩薩的精神。穿上制服去布施,代表佛菩薩上師三寶賜福眾生資糧,是菩薩慈悲喜捨的表現。以這樣的心態去布施,才能讓眾生生出對佛菩薩尊敬的心,提升眾生的心靈和志趣。
有人問:「聖人說左手行善不要讓右手知道,但是在派食物的現場,義工有照相,還要登在媒體上流傳越廣越好,這樣不是違反三輪體空的精神嗎?」
其實照相與穿制服的意義一樣。照相不是為了自己出風頭,不是為了自己上報紙,所謂佛事,一切功德都是迴向佛菩薩上師三寶。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情,一定是依據佛菩薩上師三寶的教導而做,不是為了漂亮而穿制服,不是為了出名而照相,不是為了利益而行善,總之,凡為自己均非佛事,還是一介世俗凡夫而已。
在布施時,佛子亦絕對不可以有自己比對方高尚、對方是骯髒的想法,以分別心去布施,這樣的善行,只會增長自己的傲慢心,滋長自己的五毒。
行者每做一件事之前,一定要想清楚,我在做什麼?為什麼我要做這件事?如果做每件事都能將自己的心態調得正,符合佛陀的教導,這就是在修行。雖然每個人都會做善事,表面上看形式是一樣的,但是內在卻大不同。只要佛子的心靈是清淨的,無形中自然會感染和教化身邊的人變得清淨。一個人就是一個法輪,法輪所到的地方,這個地方的大環境,就會得到清淨,這就是轉法輪。
祝福大家,都能夠善用自己有限的生命時光,去做好每一件佛事,成就一個真正的大修行人。
Similar Posts
平常心才能入道 文/蓮慈金剛上師
平常心才能入道 文/蓮慈金剛上師 俗話說,「忍」字頭上一把刀,可見這個「忍」字的厲害,只是一個「忍」字就可以讓一個人成就英雄。 Read More
蓮慈法音: 唸經持咒經驗談
文/蓮慈金剛上師 Read More
心窗開關自在 文/蓮慈金剛上師
心窗開關自在 文/蓮慈金剛上師 《師尊文集導讀》 法王蓮生活佛盧師尊散文詩集《隨心所悅》中「逸去的晨露」寫到: 「他們曾互相憎恨殺戮/他們也曾互相珍惜/只一瞬間/就是逸去的晨露/記憶中太多如此相同的事/很好很親密的朋友眷屬/只一瞬間/互相遺棄與互相侮辱/白天與晚上只一瞬間就一閃而逝/黑暗光明亦然如此/天堂與地獄也是如此如此/生存與死亡很迅速/迷與悟/想一想人們真的有夠盲目/名位財利色慾男女/花開一瞬間/貪瞋癡身口意/清淨與不清淨/如何不去悟/我的心/很安靜的開窗閉窗/自知自己應該走怎樣的路」。 這一篇散文詩寫的是娑婆世間的眾生相,也是我們大家曾經經歷過的故事。想一想我們走過來的路,從小學、中學、大學到進入社會,一定會有各種不同年紀、背景相似的朋友。但是到最後,正像師佛所說的,像早晨的朝露一樣,一瞬間不見了。有些固然是因為環境改變而失去聯絡;但是也有的由最初的親密變成陌路,甚至反目成仇,互相怨恨。 好朋友為什麼會離開?師佛在文中點出重點:是因為「名位財利色慾男女,貪瞋癡身口意」的因素。以我自身的例子,記得我從中學開始,有一個非常要好的閨蜜,那時她家是桃園的地主,花園洋房非常漂亮,佔了整條街。她常常邀請我去她家玩,晚上就在她家過夜。我們常常黏在一起,好到如膠似漆,做什麼事都在一起。 記得有一次她幫我介紹男朋友,一起吃飯時,她讓男生幫我夾菜,結果男生因為緊張,將一整瓶的胡椒粉打翻在我的湯碗裡。雖然是五十幾年前的事,那一幕到現在我還記得。一直到大學畢業,出國後我們還保持著聯絡。有一次收到她的信,說她的爸爸生意失敗,要向我借錢。當時我只是個窮留學生,當然沒錢借她。從此,這個友情就沒有了。友情在利益面前,很容易就不見了,這是財利影響的例子。還有爭名奪利、男女情愛等的例子,舉不勝舉。 正像師尊文中所說,這種無常的變化是很難預料的;白天與晚上的交替,只一瞬間而已。人心的變換,更是在天堂與地獄來來去去,快樂的時候感覺在天堂;仇恨憂傷的時候,感同地獄一般。人的生與死,同樣極為短暫,如曇花一現。上個月還在欣賞楓紅花艷的大自然風光,現在卻是樹禿花殘滿地凋零。時間一閃即逝,一切終歸結束。而在此過程中,如果不修行,眾生永遠不知道自己生生世世活在輪迴中。 所以,師佛在散文詩的最後點出重點:「我的心/很安靜的開窗閉窗/自知自己應該走怎樣的路。」窗代表心,能夠很安靜的開窗和關窗,表示師佛完全能夠自主自己的心。只有明白自己的心,看見自己的心,才能自主開關「心」窗。師尊說:「我的心/很安靜的開窗閉窗。」很安靜表示心中絲毫不起伏,這就是自主的現象。而眾生的開窗和關窗,砰!打開,全天下都知道你在生氣;砰!關上,從此老死不相往來。這就是不能在適當的時候,開窗和關窗的眾生相。 釋迦牟尼佛說:「佛學就是心學。」密法的觀修冥想,正是訓練心念,從像瀑布一樣的心念變成小溪流,再變成一個平靜的湖,波瀾不起。所以,這一篇最重要的是最後一句:「我的心/很安靜的開窗閉窗」,這就是心的成就。 [yt video=”Em2x7n_q1yw” width=”720″... Read More
知幻止幻 降伏自己 文/蓮慈金剛上師
知幻止幻 降伏自己 文/蓮慈金剛上師 Read More
修自己最重要 圖文/蓮慈金剛上師
修自己最重要 圖文/蓮慈金剛上師 《師尊文集導讀》 Read More
Leave a Repl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