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milar Posts
師尊文集導讀:愛與善行是真如的實踐
師尊文集導讀 愛與善行是真如的實踐 文/蓮慈金剛上師 師尊文集第266冊《黃金的句子》中的「聖句」:「很多成就者,實現三個金句:真如。愛。善行。」 成就者要做的第一個是「真如」。即佛性,是行者要修回去的本源,是不生不滅的真理;第二個是「愛」。是一種心性,和第三個「善行」連在一起,愛的心性需要善行去體現。「真如」、「愛」體現在外,用出來就是善行,即體、相、用。所以,一位成就者,一定是有最大的愛心,而祂所做的無非就是善行。 說到善行,我舉例子來說明,日前,我問道伴:「我老了,也不知道能活多久?……」,道伴回答:「不好說。」我覺得,這樣的回答,不能令眾生歡喜。所以我對道伴說:「你不會度眾生。如果是自己的媽媽對你說自己老了,然後看著你等回答,你會怎麼說?你一定是講安慰媽媽的話:『不用擔心,媽媽會長命百歲等等』。假如是病人對你說自己的病治不好了,你會回答『不好說嗎』?」心中有愛的人,這時一定不會吝嗇,一定會講令對方安心的話。一句善語,一句安慰的話,馬上可以令對方的心情愉悅起來,其實,媽媽問這句話,就是在等你的安慰,她知道你愛她,她就會很欣慰,一句精神安慰的善語,說不定可以令媽媽活到一百歲呢! 前段時間我去看醫生,向他說自己哪裡不舒服,結果醫生反而對我訴起苦來,說自己年輕時打球跌倒,現在每天早上起來,不是這裡痛,就是那裡痛。我聽完醫生的訴苦,忽然覺得自己好多了,因為我都七十歲了才有這樣的症狀,而醫生看上去最多不過四十幾歲,卻比我慘。我看醫生說自己鼻子塞住了、過敏、眼晴耳朵癢……,醫生回答:「我過敏已幾十年了。」我果然看到醫生的鼻子和眼睛真的是紅紅的,原來我的病是小兒科,當下不那麼緊張了。我每一次很痛苦地去看醫生,結果都是高興而回。因為醫生的話讓我覺得自己沒有大問題,而且醫生還教我如何做運動來對治病痛,怕我聽不懂,還耐心畫圖給我看,這是醫生的愛心。同樣的,眾生來問事房向金母問事,愁眉苦臉地進來,都是面色紅潤地開心出去,這不正是佛菩薩的愛心加持與解惑嗎? 可見,人與人之間,學習關心對方,多說善語與讚美的話,令眾生歡喜,又不傷害他人,正是行者修行愛與善行的功課。 舉手之善,何樂而不為呢? Read More
蓮慈法音: 光報名拜懺就可懺罪消業嗎?
光報名拜懺就可懺罪消業嗎? 文/蓮慈金剛上師 師尊蓮生佛在今年3月31日護摩後開示時,幾度為眾生落淚,師尊擔心弟子們業障深重,將來往生沒有把握,所以祈請西方三聖慈悲接引。 藉西方三聖降臨的因緣,為自己和師母及眾生祈求,這是師父的慈悲。但是我要告訴大家的是,我們要往生的時候,不知道是不是有這樣的福份,師尊在旁邊幫我們祈求,如果沒有的話,就要靠自己。就像中獎一樣,前提是自己一定要先去買彩券。同樣的道理,我們要往生,一定也是要自己先熟悉往生淨土的這一條路,還要知道去天上的資格,要修什麼,這一條路要怎麼走,都要知道,否則如何能上得去? 我發覺,現在師佛所演化的佛法,越來越與以前不同,會示現肉身終有一天色衰、生病,警覺弟子們總有一天肉身會不在,早思生死大事為至要。所以,我在清明節拜梁皇寶懺前,請弘法人員打電話通知同門要自己來拜,不能只是交一張報名表讓我們代拜。拜懺一定要有懺意,要自己親自來懺悔才叫做拜懺,如果只是讓別人幫忙懺悔,自己在家看電視,一點懺意都沒有,業障能消嗎?而我們所認識的導師、善知識,每一個都不斷地年老,我們不能再去哄眾生,我們一定要把正確的觀念教導給眾生。就像我們不能告訴自己的子女:你只要註冊了,你就會學到所有你要的學問,你就可以畢業一樣,這是不可能的。我們今天要脫離痛苦的輪迴,難道只是報了名就可以上去的嗎?我們不可以讓眾生到老了還在做夢,認為只是交了幾塊錢的報名費,就可以將累世的業障消掉,就可以將所有的祖先超拔上去。所以,我們要求大家自己來拜,自己來懺,只有自己來,要救你的佛才會來。只有把自己當成一名虔誠的佛子,才能感動到佛。師尊慈悲,為眾生流淚,為眾生祈禱,師尊將自己的一生全部奉獻給眾生,祂自己卻在反省、懺悔。祂一個人要滿足五百萬人的需求,什麼人做得到?我們忍心看到師尊度眾生度到痛哭流淚嗎?眾生什麼都要,什麼都求,眾生是在糟遢一尊佛,這正是我們應該要懺悔的。 Read More
Leave a Repl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