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隨慈筆記」系列(十三)
學習護法精神
我發現,自從上師弘法回來後,行事的風格與以往有所改變,其中最明顯的就是護師護法心更勇猛、更直接,對於真佛法教更加珍重。譬如,自從聽到師佛宣佈開講「大佛頂首楞嚴經」後,馬上重新調整自己三十年的弘法習慣,空出周六下午的時間,前往西雷聽師佛講經開示。這對於上師來說是一種極大強度的體力的挑戰。因為以前上師一直是周日當天去彩雷,連續七八個小時車程,已是體力的極限。現在多加一天,而且需要住旅店,增加體力和經濟的負擔,我想這樣的改變可能會令上師吃不消,結果上師的毅力很快就戰勝了困難。另外,就我瞭解的上師,每周六固定幫助眾生的問事服務,三十年風雨無阻,從沒變過。這一次居然做這麼大的改變,將問事改在人較少的周五,重法護師的決心可見一斑。
我記得早些年,上師也是以自身的例子教導大家,當年做「真佛報」,採訪、寫稿、校對、編輯、排版,從派報到社長,都是上師一人,一個星期工作一百個小時。忙到根本不可能有時間去西城護持師佛,但是卻經常得到師佛法身的灌頂加持。而且因為專心編校師佛的開示,不但得到師佛法語的智慧,還練習了專一,奠定了自己禪定的基礎。那時候,上師是教導大家,每個人都要扛起自己的責任和義務,鼓勵大家發起菩提心,無論身在何處,都可以得到師尊佛菩薩的加持。我亦曾聽過師尊問每周都出現在師尊面前的弘法人員:你們沒有法務嗎?師佛的意思是,大家也要各盡其職,幫忙度眾生。
我從上師的改變學習到菩薩的應機教化,此一時彼一時,早期的弟子緣較深,向佛心強,所以,上師那時的教導是發菩提心,自度度他;而現在的弟子,殷重心不那麼強,任何事情都可以成為不去護師護教的理由。尤其是疫情後,很多人不但很少去西城,甚至連本地幾分鐘路程的道場都不去,所以,上師現在的教導是鼓勵大家盡量去西城護持師佛,聆聽師佛闡釋開悟的大乘經典,加強殷重心。因為,殷重心不夠,絕對燃不起菩提心,沒有菩提心,再怎麼修,也不會成菩薩。而且所有人年紀都大了,再不珍惜時光努力把握,未來之路堪憂。 默思於2025.3.22
Leave a Repl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