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上週的同修會上,我有一個問答題問同門:「如何把每天所做的每一件事變成佛事?以佛堂每個月布施熱食給流浪漢為例,請回答。」
有同門回答:「佛陀講三輪體空,沒有布施的人和對象,布施完就忘了。」
三輪體空是沒有布施的人,沒有布施的對象,也沒有布施物。既然是這樣,那麼義工為什麼要穿上華光功德會的制服去派食物,穿制服表示要宣傳自己,是有布施的人,派食物表示有布施的對象,這是什麼意思?如果做不到三輪體空,又要如何做才能符合修行的原則?
制服上印有真佛宗的標誌,代表的是佛菩薩的精神。穿上制服去布施,代表佛菩薩上師三寶賜福眾生資糧,是菩薩慈悲喜捨的表現。以這樣的心態去布施,才能讓眾生生出對佛菩薩尊敬的心,提升眾生的心靈和志趣。
有人問:「聖人說左手行善不要讓右手知道,但是在派食物的現場,義工有照相,還要登在媒體上流傳越廣越好,這樣不是違反三輪體空的精神嗎?」
其實照相與穿制服的意義一樣。照相不是為了自己出風頭,不是為了自己上報紙,所謂佛事,一切功德都是迴向佛菩薩上師三寶。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情,一定是依據佛菩薩上師三寶的教導而做,不是為了漂亮而穿制服,不是為了出名而照相,不是為了利益而行善,總之,凡為自己均非佛事,還是一介世俗凡夫而已。
在布施時,佛子亦絕對不可以有自己比對方高尚、對方是骯髒的想法,以分別心去布施,這樣的善行,只會增長自己的傲慢心,滋長自己的五毒。
行者每做一件事之前,一定要想清楚,我在做什麼?為什麼我要做這件事?如果做每件事都能將自己的心態調得正,符合佛陀的教導,這就是在修行。雖然每個人都會做善事,表面上看形式是一樣的,但是內在卻大不同。只要佛子的心靈是清淨的,無形中自然會感染和教化身邊的人變得清淨。一個人就是一個法輪,法輪所到的地方,這個地方的大環境,就會得到清淨,這就是轉法輪。
祝福大家,都能夠善用自己有限的生命時光,去做好每一件佛事,成就一個真正的大修行人。
Similar Posts
無常就是常
文/蓮慈金剛上師 蓮生師佛說,弟子的相應,就是祂的快樂;弟子的解脫就是祂的欣慰。所以弟子們一定要修蓮花童子上師相應法,不斷增加自己與師佛的相應,不斷迴向師佛更加健康快樂,更加長壽自在,弟子們要用自己的菩提心和實修去供養師佛,老實實修,老實做人,老實行善,這是弟子們能夠給師佛的最大的報恩和供養,也是師佛最樂意接受的禮物。 師佛說:「一切根本沒有事。」在我還沒有皈依真佛宗之前,一切當然有事,有得失、有痛苦、有煩惱。但是從我中年之後,因為有師佛的接引,我真的慢慢的改變,我不再有事。我認為,師佛的法語智慧,正是我們的傳家至寶,是師佛給我們的最好、最大、最厚重的禮物。 除此之外,我們不應該再向師佛妄求太多,雖然師佛展現的是十七歲的心靈活力,但是師佛的肉身已經是七十一歲,我們怎麼還能像個無知的孩子一樣,無止盡地妄求。因為肉身會老會病,最終壞掉。所以,弟子們只要不是生死大病,只是一點小小的病業,不用去妄求。 我們要求的,是如何堅固我們的道心不退轉,支撐著我們邁向究竟回去的路。我認為,我們的慧命才是最重要的。因為,業障終會顯現,沒有人能逃過業的魔掌, 病業隨時如影隨身,死亡終會到來,我們只能將這些看成平淡,看成平常,體認無常就是常。只有我們的慧命不死亡,我們不就該懂得從肉體的追求轉成慧命不死的 成就嗎? 真佛行者們,在自己還有健康,還有一口氣可以撐起來,真的要好好地發願努力修行,善用自己這一生剩餘的寶貴時光,早日成就蓮花童子呵! 轉貼至真佛報總社部落格『佛心佛情』專欄 Read More
行善答疑 文/蓮慈金剛上師
行善答疑 文/蓮慈金剛上師 Read More
知幻止幻 降伏自己 文/蓮慈金剛上師
知幻止幻 降伏自己 文/蓮慈金剛上師 Read More
放生要懂得求懺 文/蓮慈金剛上師
放生要懂得求懺 文/蓮慈金剛上師 在法會中,我有一感想:「如何才是放生?放生最重要的條件是什麼?」 Read More
持戒修行避免墮入三惡道 文/蓮慈金剛上師
持戒修行避免墮入三惡道 文/蓮慈金剛上師 有人問:「如何避免不墮入三惡道輪迴的惡境?」 我們在做放生法事時,儀軌中的迴向已經寫得很清楚:「既放之後。永不遭惡魔吞噉。永不遭網捕相加。獲盡天年。命終之後。承上師三寶威德之力。持戒修行。見聞佛法。授菩薩記。得大解脫。證無上菩提。」其中最關鍵的一句話就是「持戒修行」。 佛陀即將入涅槃時,阿難問佛:「佛在世時,我們以佛為師,佛滅度後大眾以何為師呢?」佛言:「以戒為師。」由此可知,凡修得好的人,一定是守戒守得好之人;修得不好,當然是戒行鬆散之人。戒定慧三學,首先是戒,先從最基本的身戒守起,然後到最高的守住自己的心戒。 守戒才能入禪定,禪定才能生智慧。不能禪定,因為不守戒;沒有智慧,也是因為不守戒。從古至今,凡修行人的第一門功課,一定是先學「律學」,十年、二十 年,甚至更久,然後師父才會傳法給弟子。可見,修行一定要持戒,如果不持戒,無論修任何一個法,都是魔法。因為戒律是令自己清淨的一個最基礎的法門,也是 修行的第一等功夫。 戒律分很多種,其中做人最基本的是五戒:「不殺盜淫妄酒」。五戒是維持人身的最基本戒律。守五戒再行十善,就是昇天的戒律。菩薩的六度萬行中,持戒亦是 一個很重要的法門。一般人的觀念認為這一世無論怎樣做,都是在往生時才會決定輪迴的境界,其實不然。師尊蓮生活佛以大智慧告訴世人,人並不一定要在往生之 後才會輪迴,人的每一個起心動念,就是一次次的輪迴。 人當下的意念是什麼,這一刻的輪迴就是什麼境界。當下貪念過重,這一刻就是鬼道;瞋念過重,這一刻就在阿修羅道;癡念過重,這一刻就在畜生道。我們在做放生的佛事時,當如是想,牠們是如何變成生物的?看到這些放生物,等於是看到自己不守戒的未來境界。... Read More
Leave a Repl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