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風起雲開》
為何親自參加法事利益冥陽?
──2025年3月31日華光雷藏寺梁皇寶懺卷三~四蓮慈金剛上師開示
清明節「梁皇寶懺」,陽居者不論是報名或是親自來拜懺,能把幽冥眾帶過來就是一個很大的善事。如果能夠堅持拜完十懺,靈眾也會跟著拜完,而中途走掉的人,靈眾很可能也會跟著你一起走。因為道場有結界,所以報名的靈眾才可以進來,跟著陽居者一起聽經文,一起跟著得到教化,開啟智慧,慢慢知道自己的過錯。陽居者知道錯,靈眾一定也會得到感應,所以是陰陽兩界同時得到佛菩薩教化的大善事。陽居者能夠堅持拜懺,靈眾也就能夠堅持,要不然靈眾剛冒出的一些善念,很快就會消失,又忘記了,沒有辦法真正得到超度。所以,陽居者的堅持,對靈眾的境界提升有很大的影響。
眾生都喜歡長壽,尤其是年齡越來越長者,但長壽最怕病痛,當病痛來折磨的時候,該如何堅固?「梁皇寶懺」經文講,長壽,是因為能夠守戒,這是一個秘訣。過去若沒有好好守戒,現在開始為了長命百歲,或老了以後日子好過,就要開始守戒。經中所列的鬼眾,隨便做一個壞事,就是下地獄的果報。而祂們所造的惡業,我們可能也都造過,看了很恐怖。眾生都有貪嗔痴念,不該自己的而貪心去拿,自己最重要,想要的一定要得到,自己就是最好的,自私自利,一自私,一定會有嗔念,貪嗔痴,都是我執。人一上了年紀,大多會更固執己見,因為從年輕執著到老,像鋼筋水泥一樣頑固,勸也勸不動,也不更會改。所以修行要趁早,越晚,業障越多,很難改。
記得當年我皈依的時候,將近40歲,已經算很晚了,但這幾十年能夠不斷的修下來沒有掉隊的秘訣就是發菩提心。對於佛菩薩的菩提事業,我一點都沒有放鬆,可能是前世的一種使命感,不用教,我自動就知道要發心,而且一發心就是30幾年。雖然現在菩提事業都交棒了,為什麼我還在發心呢?那是因為眾生在,我就在,眾生不在,我也就不在了,是互相的。所以,大家來佛堂,我一定出席,大家來請法,我就有事情做。到了退休的年紀,最重要的,是要有一點事情做,不然不但菩提心會消失,也會被社會淘汰。人一定要有幫助別人的心,就是菩提心。幫助佛菩薩,是更大的菩提心;幫助自己成佛,更是大菩提心;幫助度化眾生成佛,更偉大,將來一定是佛。這條成佛之路就是這樣走的,沒有別的更好的路。要不然當有一天躺在病床上度日如年的時候,就會後悔當初可以念佛時,怎麼不多念一點?可以修法的時候,為什麼不多修一點?當元神衰弱,看到很多冤親債主在病床旁邊,逝去的人都在周圍,每天不得安寧時,才知道後悔,為時已晚。所以有句俗話:菩薩畏因,眾生畏果。果報來時,沒有辦法,也沒有時間,更沒有力氣去彌補,所以一切都是要提早安排。
那麼當大限到了,往生的時候要準備什麼呢?把自己好好修清淨,把無名去除,壞習性改掉,去除小氣、自私、欺騙和身三、口四、意三十種惡業,將來就會很好過。對於未來,我們就相信師佛講的話,相信經典裡的善言善語,相信所有大善知識不斷灌輸的好思想,將來就有救。拜懺就是幫助自己和眾生改變習氣,自己成就,他人也成就,就是最大的菩提心。
轉載自溫哥華真佛報 wtbnnews.org
Leave a Repl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