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師尊文集導讀》
蓮生活佛文集導讀-第289冊《如夢如幻》
我的人生觀(真空見解)
那一天,在現實人生,一旦徹底明白了這一生是夢幻泡影,不思善惡,出離一切,不予取予求,讀者們或也能像師佛一樣,豪氣的說出:「我死後,只有三個字:『無干涉』!」幸哉!
那一天,在現實人生,一旦徹底明白了這一生是夢幻泡影,不思善惡,出離一切,不予取予求,讀者們或也能像師佛一樣,豪氣的說出:「我死後,只有三個字:『無干涉』!」幸哉!
如何守護防範避免卡陰撞鬼? 文/蓮慈金剛上師 Read More
迷途弟子 師佛在等你醒悟 文/蓮慈金剛上師 Read More
文/蓮慈金剛上師 --師尊文集導讀 盧師尊文集第244冊《心的悸動》一書,每篇文章最後的詩句,可以說是文章的精華所在,雖然文字非常簡單精短,但意義深遠,法味濃濃。想要明白師佛真正的詩意,卻不是那麼簡單。譬如書中「裝死很重要」一文,這篇文章中的裝死,每個人都會,但是與師佛所講的裝死,意義卻大不同。 一般人的裝死,最常見的是發生了不好的事情,會受到處罰或責罵時,每個人都會裝死或裝傻,並提供自己不在現場或與此事無關的證據,更甚者還會轉嫁給他人。師尊在這篇文章中所講的裝死,是這個作用嗎? 師尊在這篇文章中藉老子的話告訴讀者:「剛強者,易死!」站得越高、強出頭、愛表現、野心勃勃的人,易死!師尊用「老兵不死」的哲學舉例,很平凡、其貌不揚、無能的人,即使在人們面前走來走去,也不會引起任何人注意,這樣的人才最安全。 但師尊寫這篇文章是要教導修行人「裝死」和「裝無能」嗎?事實上,師尊活得比任何人都勇敢,比任何人都坦白,自己的優點也講,缺點也講。師尊一生所受到 的譭謗和打擊,正是因為師尊沒有裝死裝無能所致。師佛在祂自己的身上,並沒有運用裝死哲學,既然師尊不選擇茍且偷生,不當老兵,該出頭就出頭,不管是對自 己有利或沒利,該講就講,為什麼師尊還要寫「裝死很重要」一文? 對於生活在「有為」世界的眾生來說,只要還在生死苦海當中,為了要生存,有時候,就不得不學習裝死哲學。但是對於開悟的聖者如師尊來說,已經超越了生與死,所以師尊不用裝,也不用掩飾自己的弱點,可以很自在的在娑婆大海中游泳,不受到一絲一毫的損傷。 然而在世間,人們從小所接受的教導和教育,就是要不斷地超越別人。這種一定要羸的觀念,讓人們從小就生活在苦海當中,學生時期為了拼分數而痛苦,最大的 願望就是快快長大,再也不要念書了。等到長大之後,才知道,痛苦才剛剛開始,為工作痛苦,為找對象痛苦,結婚之後痛苦更加倍,每天為柴米油鹽而痛苦,上有 老,下有小,肩上的負擔壓得自己苦不堪言,這正是「有為」世界的現象。因為「有」,所以要去爭取;因為怕失去,所以要裝死,永遠在患得患失的痛苦中掙扎。 但佛法的偉大就在這裡,佛法可以幫助人們渡過生死的大海,面對世間八風的吹襲而不動搖,正如聖者蓮生活佛盧師尊,因為已超越生死,所以不需要任何「有為」的能力,當然也不用裝無能,這時才是真正無生、無死、無增、無減、無得、無失,深諳無為法的「無能聖人」。 所謂「無能」,即不是「無能」,才是「無能」。 Read More
師尊文集導讀 愛與善行是真如的實踐 文/蓮慈金剛上師 師尊文集第266冊《黃金的句子》中的「聖句」:「很多成就者,實現三個金句:真如。愛。善行。」 成就者要做的第一個是「真如」。即佛性,是行者要修回去的本源,是不生不滅的真理;第二個是「愛」。是一種心性,和第三個「善行」連在一起,愛的心性需要善行去體現。「真如」、「愛」體現在外,用出來就是善行,即體、相、用。所以,一位成就者,一定是有最大的愛心,而祂所做的無非就是善行。 說到善行,我舉例子來說明,日前,我問道伴:「我老了,也不知道能活多久?……」,道伴回答:「不好說。」我覺得,這樣的回答,不能令眾生歡喜。所以我對道伴說:「你不會度眾生。如果是自己的媽媽對你說自己老了,然後看著你等回答,你會怎麼說?你一定是講安慰媽媽的話:『不用擔心,媽媽會長命百歲等等』。假如是病人對你說自己的病治不好了,你會回答『不好說嗎』?」心中有愛的人,這時一定不會吝嗇,一定會講令對方安心的話。一句善語,一句安慰的話,馬上可以令對方的心情愉悅起來,其實,媽媽問這句話,就是在等你的安慰,她知道你愛她,她就會很欣慰,一句精神安慰的善語,說不定可以令媽媽活到一百歲呢! 前段時間我去看醫生,向他說自己哪裡不舒服,結果醫生反而對我訴起苦來,說自己年輕時打球跌倒,現在每天早上起來,不是這裡痛,就是那裡痛。我聽完醫生的訴苦,忽然覺得自己好多了,因為我都七十歲了才有這樣的症狀,而醫生看上去最多不過四十幾歲,卻比我慘。我看醫生說自己鼻子塞住了、過敏、眼晴耳朵癢……,醫生回答:「我過敏已幾十年了。」我果然看到醫生的鼻子和眼睛真的是紅紅的,原來我的病是小兒科,當下不那麼緊張了。我每一次很痛苦地去看醫生,結果都是高興而回。因為醫生的話讓我覺得自己沒有大問題,而且醫生還教我如何做運動來對治病痛,怕我聽不懂,還耐心畫圖給我看,這是醫生的愛心。同樣的,眾生來問事房向金母問事,愁眉苦臉地進來,都是面色紅潤地開心出去,這不正是佛菩薩的愛心加持與解惑嗎? 可見,人與人之間,學習關心對方,多說善語與讚美的話,令眾生歡喜,又不傷害他人,正是行者修行愛與善行的功課。 舉手之善,何樂而不為呢? Read More
我是誰? 文/蓮慈金剛上師 《師尊文集導讀》 師尊蓮生活佛第260冊文集《天上的鑰匙》,副標題是「開啟上天之門」。 Read More
Leave a Repl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