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milar Posts
蓮慈信箱:真空的法爾本然(上、下)
師尊文集導讀 ‧釋蓮慈金剛上師‧ 盧師尊在第140冊《打開智慧的寶庫》書中「真空的法爾本然」一文,讀起來這篇文章內容很深奧,不太容易理解。但是我認為,這一篇文章正是師尊的最大的解脫口訣。 在這篇文章中有幾個重點: 1、什麼是「法爾本然」? 這篇文章的題目告訴我們,「法爾本然」就是真空的境界,真空也叫宇宙、法體、法性、法身、佛性、真如、道體。師尊在這篇文章中稱為「法爾本然」,是以修行人的境界來說,修出了光明和幻身,兩種結合在一起的狀態,是「法爾本然」。 佛經所講「無始無終」、「無生無死」、「真空本然」,依照密教的修法,在修出幻身和光明的時候,就能夠證得,就是明心見性。在這種境界中,沒有任何的妄念和執著,即是在覺知上停止,沒有辦法用覺知去審查,所以是不審;所以才是永恆的境界。在這種境界中,是有也是空,即是密教所稱的「明空雙運」的境界。師尊講,在這種境界,密教行者才能夠自主跟任運。 2、什麼是任運?自己的身口意完全調伏,也能夠調伏眾生,一切煩惱、無明全部寂靜下來,沒有任何迷惑,達到至上的清明。在這種境界當中,德性圓滿,佛的四無畏出現,具有佛的十大神力、佛的慈悲力和神通力,能度十方法界眾生,這種最大的佛的成就,是在「真空的法爾本然」的境界達成的。 3、如何達到「法爾本然」的成就?師尊在文章的最後說:「無執無著。」 就這麼簡單,只要去執去著,就能夠達到如佛一般的成就──進入光明的體性「法爾本然」。如何修?師尊在文章的開頭就已經告訴我們,修真空的「法爾本然」的三個口訣:「身不動、口禁語、意寂靜。」師尊說:「能夠做到這三點,就可以真空的法爾本然。」 真佛宗弟子從皈依開始,就學習「金剛心菩薩懺悔法」,金剛薩埵(金剛心)正是空性的代表。可見,根本上師蓮生活佛盧師尊,從一開始就引導弟子進入身空、口空、意空,最後達到法空與性空的訓練,身、心、法、性全空,不正是師尊在文章最後所寫:「無執無著」,也就是文殊師利菩薩的「身空、心空、法空、性空」嗎? 如果佛子沒有師尊,沒有師尊引介的諸尊的引導和加持,沒有師尊引介的諸尊的法門,讓弟子有法可依,有階梯可登,我們如何知道諸法的口訣。即使知道,因為我們的想念太多、智慧太少、心太忙碌,又如何能拿到正確的方法給自己善用?離開師尊、離開諸尊的加持和引導,靠自己的盲修瞎練,我們能成就「法爾本然」嗎? 很多人告訴我,我不靜下來還好,一旦坐下來禪定,心裡妄念一大堆。其實並不是因為禪定才產生妄念,而是靜下來時妄念明朗化而已。妄念在任何時候都是蠢動的,與禪定無關,即使是睡覺,妄念也是亂動的,否則,為什麼會有夢?要「法爾本然」,要撥雲見日,將自己像雲一樣的妄念煩惱撥開,就是要用師尊教導的:不動、禁語、寂靜。 人之所以做不到,認為不動、不講、不想,不是死了嗎?所以,人們總是動不停、講不停、想不停,身口意從來沒有停下來過。其實這裡講的不動、不講、不想,並不代表死。修行人講的是形而上的,超出這個會酸會臭的肉體範圍的靈體。要將我們的心靈修成很清閒。 修行難就難在這裡,雖然想要達到師尊講的這三個口訣大不易,但是,想要「法爾本然」,就要精進修「身不動、口禁語、意寂靜」。... Read More
華光雷藏寺盂蘭節梁皇寶懺懺罪消業
蓮慈上師說:「今天的法會非常圓滿,演化手印超度幽冥眾時,虛空現出非常多的蓮花,重重疊疊,還有很多很多的法船接引幽冥眾生。蒙地藏王菩薩、根本上師加持的力量和接引,這是一場非常殊勝圓滿的盂蘭節超度。」2014年7月28日至8月2日,加拿大溫哥華華光雷藏寺舉辦了「盂蘭節中元普度梁皇寶懺暨地藏王瑜伽焰口超度法會」,恭請住持釋蓮慈金剛上師主壇,法師及助教團護壇。大眾虔心為自己及報名家人、過世怨親拜佛懺罪消業,祈求根本上師,地藏王菩薩主尊及諸佛菩薩慈悲加被清淨光明,法會吉祥圓滿。 在近一週的拜懺中,蓮慈上師多次應機為大眾開示,上師籍地藏王菩薩的前身婆羅門女,為去世母親做很多功德,使其得以脫離地獄苦難的孝順故事,教導大眾,為歷代祖先累世父母冤親做功德,趁盂蘭節供養佛菩薩,拜佛懺罪脫離三惡道,希望他們與我們一樣結佛緣,皈依佛法僧,而得到解脫,是大孝的行為。上師反覆強調,大家不但要虔心禮佛懺罪,更重要的是要守戒不犯錯。 上師就眾生一邊懺罪,一邊又不斷製造新的業問題,與大眾分享對師尊文章「挑戰極限」一文的感悟,教導大眾必須要緊守戒律。謹守身口意清淨。師尊在談到密乘戒律時講:其實密教的戒律更多,這在在全是「挑戰極限」,修行之路,以戒律來說,級級上昇,層層加重,為的是「挑戰極限」。為自己的生死不顧,只求靈魂的出口。 上師說修行就是要挑戰極限,而惟有到生死都不顧的時候,我們的靈魂才能找到出口。世人常常為了顏面、名利等等虛無的東西去爭生死,去拚死拚活。結果愈爭愈低下,就往下下到地獄、惡鬼、畜生三惡道。 我們學佛修行就是要忍,要守戒到不顧生死,這樣我們的靈魂才能往上昇。如果修行人能夠拋掉生死,去面對一切,去挑戰我們的耐力和定力。要不顧生死的拋開一切無明,貪瞋癡疑慢嫉妒。拋開一切都不放在心上即是解脫。 修行難,就是要挑戰自己,滅慾望,滅五毒的極限。師尊講,你面對挑戰的極限的時候,你要懂得趕快懺悔。不管是財、色、名、食、睡哪一種慾望。修行要比拚的功力就是忍耐力。上師以我們身邊的例子,教導大眾如何面對各種順緣逆緣的挑戰。師尊教導我們去挑戰極限,這是大智慧者的話,是大成就者的話。為什麼佛菩薩可以超度幽冥眾生,是因為祂們自己已經解脫了,所以可以一剎那把幽冥眾生送上佛國,這就是超度的秘密,這就是靈魂的出口。 Read More
蓮慈信箱:一切功德來自根本上師
一切功德來自根本上師 ‧釋蓮慈金剛上師‧ 有學佛的人問,對待一件事情的成功,修行人與世間人的看法有何不同? 學佛的人相信,自己所擁有的一切,包括生命,都是來自於上師三寶,佛子所做的所有事情的成果,都是上師三寶加持的結果。學佛的人,一件事情做成功之後,並不是自己變成英雄,明白成功不代表是自己的成功,也不代表自己偉大。成功是來自於佛菩薩護法的加持。這種觀點與世間的想法和做法完全相反。 世間眾生所擁有的,只是與生俱來的業力和宿命,這些如影隨形的業障跟著眾生生生世世,所以做任何一件事情有障礙是必然的。而能夠順利成辦一件佛事,是因為有上師三寶的護佑,使障礙消除的結果。 記得早期剛皈依師尊蓮生活佛盧勝彥時,不懂得什麼是發菩提心,但是看到宗派的文宣需要幫忙,就主動去做,一做就是六年。六年之後被師尊剃度出家時,師尊說:「還好,這些年她懂得發心。」我才知道,原來這六年所做的,就是發菩提心。如果沒有皈依師尊,到今天我還是一個凡夫俗子,感恩師尊、佛、菩薩的加持護佑,也感恩他們令自己發起做義工的善根。 有人問我:「你做了這些年義工,一定有很多障礙,但是沒聽到你抱怨什麼,怎麼可能?」我在做文宣義工的時期,好像完全沒有障礙,這是一個不可能的奇跡。我認為,就是這顆菩提心,因為奉行師尊的教導,所以才會沒有障礙。 根本上師蓮生活佛盧勝彥,弟子超過五百萬,應該師尊的障礙最多也最大。但是在盧師尊來說,當菩提心發到極點的時候,沒有障礙。盧師尊發願粉身碎骨度眾生,哪裡會抱怨。有障礙,有抱怨,是因為菩提心發得不夠大,才會一路做一路障礙,一路做一路抱怨。 假如一個消防員看到火災,他會抱怨火太大而不去救人嗎?救火的人一定是忘記自己,才能衝入火中救人。一個忘記自己的人,哪裡有障礙?所以,我做義工也是學習犀牛的精神,做文宣忙到忘我,聽不見也看不見身邊的障礙,所有的障礙碰到一直往前衝的犀牛,統統倒在地上。所以有障礙在我來說,也沒有障礙。一直做到現在,真佛報21周年,華光功德會19周年,我還是在做,而且沒拿真佛報、華光功德會一分錢,做了21年加上19年,再加上華光雷藏寺17年,雖然我皈依才23年,但是我做三個不同機構的菩提事業的義工,加起來是57年,是別人一生也可能做不到的數字。這就是發心的福報。 所以說,菩提心是成佛的根本,菩提心越大,衝力越大,阻力越小;相反,菩提心越小,就步步艱難,離佛很遠很遠。 Read More
華光播客:千古不絕唱2-2
蓮慈上師弘法有聲書系列: 千古不絕唱(2) 蓮慈上師唱誦開示師佛文集--《小詩篇篇》 沒有冤親債主 人生就是看風景 秘訣 贊助蓮慈金剛上師弘法有聲書 隨緣贊助蓮慈弘法開示有聲書或贊助蓮慈上師弘法文集,請點擊下面的Paypal贊助連接. 蓮慈上師講《瑤池金母收圓寶懺經》及《真佛報》「蓮慈信箱」專欄正在分別集結出書,歡迎隨喜助印,每冊美金$10,功德無量! Read More
臉書答疑之二
文/蓮慈金剛上師 最近有網友在我的臉書上提問一些較大眾化的問題,原文公布如下,供大家參考。 問一:我是新皈依的,有件事想請教上師,請問師尊有說過一定要修全身投地大禮拜十萬遍嗎?而且一定要全身投地嗎? 答:全身投地大禮拜除禮佛除慢心外,雖亦可幫助打通全身輪脈,但仍要視各人體能而行之,師佛是最慈悲而方便任運的師父。 問二:釋迦牟尼佛每天有念經持咒拜佛嗎?如果沒有,那世尊是怎麼做到二六時中都是清淨心呢? 念經持咒拜佛是一般根器眾生行的漸法,上上根器以頓悟成道。 問三:在家供奉祖先位適合否,還是安在佛堂較好?每當清明節或祖先忌日,都要召請祖先回來受供,是否造成祖先無法往生淨土。但畢竟弟子也供奉祖先二十幾年了,想讓祖先能往生淨土,應該如何做? 答:在家安祖先牌位,逢清明忌日祭拜是中國人的傳統習俗,也是子女盡孝道的美德,就如同民間掃墓一樣的意義。很多人亦同時再安靈於佛寺,報法會、誦經迴向求其早日往生,全是子女的一番心意,助先人增福增慧、往生。請勿過慮,但求心安。 問四:眼睛長期面對電腦得了乾眼症,有何方法可以完全康復?是否要念眼明經?這個經文要在什麼時候念? 答:乾眼症是現代網路電腦手機易產生的眼部毛病,患者要就醫檢查眼睛、視力有無惡化等等。平日多找空檔作眼球運動,看遠處、閉目養神、點潤眼藥水、多補充維他命A食物等等,讓眼睛多休息是重點。《眼明經》上說清晨念七遍可助眼明,行者為求效益任何時候多念之無妨。 Read More
藥師佛同修見證護法加持神蹟 文/蓮慈金剛上師
藥師佛同修見證護法加持神蹟 文/蓮慈金剛上師 Read More
Leave a Repl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