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milar Posts
《密法答疑》金母八大法 Q & A (二)
文/蓮慈金剛上師 二、眼睛運動法 閉雙眼,眼球向右、向上、向左、向下看,一共轉十四圈,然後雙眼猛然用力睜開,看最遠的地方。師尊說有眼睛近視1000度者練此法,最後減至100度,此法恆久習之必有效。 問:如在室內沒有窗的情況下,看不到窗外的遠景,可否用觀想的?比如觀想遠方的青山綠水。 答:觀想是在頭腦裡,與眼睛無關。如果條件不允許,重點是用力看,最好還是走到有窗的地方向遠方看。 問:經常做眼睛是否會累?有規定一天可以做幾次嗎? 答:一次轉十四圈,一天做幾次可根據自己的情況,一個小時轉一次也可以,重點是不能轉得很快,轉太快會頭暈,而且會影響眼睛轉動的範圍,達不到最好的效果。 三、牙齒的運動 一般人以為只有老人才需要戴假牙,其實四、五十歲戴假牙的也很多。可見,牙齒的壽命不會很久。師尊傳的叩齒法,非常簡單有效:嘴微閉,叩齒三十六下,不 用太大力,可堅固牙床,而且叩齒會產生口水,口水在道教稱為活水,生命之水,此法亦與第八種神水法有關,會在神水法時介紹。 四、鳴耳鼓 雙手掌掩住雙耳,用拇指與中指打響指,七七四十九下。 問:雙手掌蓋住雙耳,是完全壓住,還是手掌與耳朵之間留一點空間? 答:手掌蓋住雙耳,中心自然凹起,不宜太僵硬。如果沒有一點空間,也無法彈指。... Read More
盧師尊圓頂紀念日話出家
‧釋蓮慈金剛上師‧ 人問:「出家就是出離世俗的家,對嗎?」 答:依據佛陀的教義,家不只是指住的房子,真正家的含義是指人的身體,包括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六根。人是依靠這六根與外界產生認識和溝通。佛陀認為人的六根住的是六種賊人,因為從眼睛看出去,會產生喜歡和不喜歡的分別;鼻子聞出去會產生香臭之別;舌頭也有特別的喜好;耳朵聽到讚美的話會很順耳,聽到批評的話馬上怒海生波。 人之所以產生這些分別的邪見,是因為身體裏面住了六種賊人的緣故。豈不是?美麗的眼睛流出來的眼屎是臭的;高挺的鼻子流出來的是鼻屎;吃進嘴裡的香飯拉出來的還是臭的。身體裡全部都是膿血腥騷,無論是上面出來的,還是下面拉出來的,或是身體表面流出來的,全部都是臭的。所以才會稱身體為臭皮囊。 佛陀讓我們看清自己的身體,並不是我們想像的那麼完美,不值得去著迷;早一點出離這六種賊人的家,讓自己六根清淨,得解脫自在。所以說,出家並不是指剃一個光頭,從一起居住、生活的家人的家跳出來。真正的出家,是指出離自己的六根六識六塵的家。 又問:「要如何作才算出離呢?」 答:六根與外界聯繫時,不為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所動,也就是能控制住自己不受外界的影響,這樣才算是真正的出家。這個過程就叫做修行。盧師尊最近在台灣講解脫的「大圓滿法」時,講要修三個部分,「身空」「口空」「心空」,就拿其中的一個「身空」來講,身體完全不為外界環境所動。比如走在路上無緣無故被人打一頓,身空的人會如如不動。因為他明白,這是自己過去世曾對人如此所致,因果而已。 身體無論曾經多麼年輕漂亮,一定會有老了、壞了的一天。這個時候要如何對治?用師尊、佛陀教導的,身體是四大的假合,用「身空」的方法對治。否則,如果不認老,不是整天懊惱,就是想辦法去拉皮整容,有一天還是會壞掉。要知,懊惱活到老,也是死;看開活到老,還是死。既然身體會壞,人會死,為什麼不快快樂樂地過日子呢?將身體看成空,這個時候無論聽到什麼,看到什麼,聞到什麼,嚐到什麼,身體發生什麼狀況,心自會如如不動。這樣才算是出了賊人家的出家人。 「蓮慈信箱996」--轉載自真佛報網站www.wtbnnews.org Read More
「大力金剛禁鬼法」讚!
「大力金剛禁鬼法」讚! 文/蓮慈金剛上師 行者在心智衰弱,或憂鬱、不安定、無力,感覺事事障礙很多,或身體有病,種種不如意的事情,發生在自己身上,或修行妄念增加,很多負面的思想產生,有的人沒有辦法睡覺和修法,更重的還有厭世、自殘、自殺的念頭。 Read More
誰是「無能聖人」?
文/蓮慈金剛上師 --師尊文集導讀 盧師尊文集第244冊《心的悸動》一書,每篇文章最後的詩句,可以說是文章的精華所在,雖然文字非常簡單精短,但意義深遠,法味濃濃。想要明白師佛真正的詩意,卻不是那麼簡單。譬如書中「裝死很重要」一文,這篇文章中的裝死,每個人都會,但是與師佛所講的裝死,意義卻大不同。 一般人的裝死,最常見的是發生了不好的事情,會受到處罰或責罵時,每個人都會裝死或裝傻,並提供自己不在現場或與此事無關的證據,更甚者還會轉嫁給他人。師尊在這篇文章中所講的裝死,是這個作用嗎? 師尊在這篇文章中藉老子的話告訴讀者:「剛強者,易死!」站得越高、強出頭、愛表現、野心勃勃的人,易死!師尊用「老兵不死」的哲學舉例,很平凡、其貌不揚、無能的人,即使在人們面前走來走去,也不會引起任何人注意,這樣的人才最安全。 但師尊寫這篇文章是要教導修行人「裝死」和「裝無能」嗎?事實上,師尊活得比任何人都勇敢,比任何人都坦白,自己的優點也講,缺點也講。師尊一生所受到 的譭謗和打擊,正是因為師尊沒有裝死裝無能所致。師佛在祂自己的身上,並沒有運用裝死哲學,既然師尊不選擇茍且偷生,不當老兵,該出頭就出頭,不管是對自 己有利或沒利,該講就講,為什麼師尊還要寫「裝死很重要」一文? 對於生活在「有為」世界的眾生來說,只要還在生死苦海當中,為了要生存,有時候,就不得不學習裝死哲學。但是對於開悟的聖者如師尊來說,已經超越了生與死,所以師尊不用裝,也不用掩飾自己的弱點,可以很自在的在娑婆大海中游泳,不受到一絲一毫的損傷。 然而在世間,人們從小所接受的教導和教育,就是要不斷地超越別人。這種一定要羸的觀念,讓人們從小就生活在苦海當中,學生時期為了拼分數而痛苦,最大的 願望就是快快長大,再也不要念書了。等到長大之後,才知道,痛苦才剛剛開始,為工作痛苦,為找對象痛苦,結婚之後痛苦更加倍,每天為柴米油鹽而痛苦,上有 老,下有小,肩上的負擔壓得自己苦不堪言,這正是「有為」世界的現象。因為「有」,所以要去爭取;因為怕失去,所以要裝死,永遠在患得患失的痛苦中掙扎。 但佛法的偉大就在這裡,佛法可以幫助人們渡過生死的大海,面對世間八風的吹襲而不動搖,正如聖者蓮生活佛盧師尊,因為已超越生死,所以不需要任何「有為」的能力,當然也不用裝無能,這時才是真正無生、無死、無增、無減、無得、無失,深諳無為法的「無能聖人」。 所謂「無能」,即不是「無能」,才是「無能」。 Read More
基礎修法入門(一)
文/ 蓮慈金剛上師 密教之所以稱為密,是因為密法由歷代的祖師口耳相傳或心傳的方式秘密修行,與顯教的念佛念經的書本式教學不同。密教講的是相應,藉由祖師教佛子用秘密法攝召主尊,將佛菩薩直接帶到行者面前,甚至直接進入行者的身體裡面,與佛子交融在一起。密法之所以偉大,即在此。 在密教,祖師傳密法非常嚴格,擇人而教。而當今密教大成就者蓮生活佛,發出「不捨一個眾生」的大慈悲誓願,任何人都可以皈依,都可以修密法,將密法弘傳於全世界,眾生何其有幸! 既然人人都可以皈依修密法,那麼要如何走這條修密之路呢? 密教這條路還真的是「有心人」才能走得下去的。因為「有心」才會「用心」。密法的儀軌,每一節都是在訓練行者無條件、全身心投入的演練,讓我們看看真佛密法的儀軌如何用「心」? 第一節:清淨咒;清淨行者的身、口、意,念安土地真言。第一節是清淨自己的身口意和所在的土地,準備迎接主尊。 第二節:召請咒;向佛菩薩呼喚和表白,「嗡」是宇宙,「阿」是我,「吽」是成就,合起來的意思就是我要成就宇宙的成就。因為宇宙太大不容易觀想,所以要找 一尊代表,即召請一尊主尊來修相應。比如修蓮花童子上師相應法,奉請的是蓮花童子的應身、報身、法身的所有名號,即南摩真佛宗根本傳承上師蓮生佛、南摩大 白蓮花童子、南摩華光自在佛。接下來還要奉請歷代傳承祖師,然後再奉請壇城供奉的諸尊,這樣的奉請才是完整。 第三節:大禮拜;佛教最基本的禮節就是禮拜,而密教的禮拜,不只是像顯教的口誦和身體禮拜,還要配合手印和觀想,等於是用身口意去禮拜。行者的十根手指代 表十法界,由歷代祖師傳下來的宇宙認可的手印,代表不同法界的秘密。譬如,禮拜時,一拜十方佛,十根手指相碰,即十法界合一,代表宇宙至高無上的佛;二拜 諸菩薩,拇指和尾指相碰,其餘指分開,像一朵盛開的蓮花,代表菩薩;三拜護法金剛,十指交叉,代表法界一切保護的力量。在密教,「手印」代表身的秘密,等 於是與主尊相通的天線;「咒語」代表口的秘密,直接觸動主尊的心;「觀想」代表意的秘密,自己成為本尊。所以更容易相應,這就是秘密。 轉載自真佛報總社部落格--「佛心佛情」專欄 Read More
空與滿的哲思
文/蓮慈金剛上師 師尊文集244冊《心的悸動》中「什麼是無妄念」一文,師 佛在這篇文章中告訴我們什麼是無妄念。師佛首先用一個故事來比喻:一個富翁給三個女孩各一萬元錢,讓她們將一間空屋裝滿。第一個女孩用的是棉花,第二個女 孩用的是氣球,第三個女孩什麼都沒買,因為房間裡已裝滿了空氣。富翁讓女孩至少也得有東西才行,於是女孩取一蠟燭,讓整個房間充滿光明。師尊藉此故事點出 一個重點:空了才是滿,無妄念,才是滿。而眾生是一定要有實際的東西才覺得滿,一定要用實際的東西去填滿空虛,可見,修行人的觀念與眾生的想法剛好相反。 常常聽到人們問師佛關於前景的問題,師佛總是回答:不知道。師佛的意思是:一切自然生,一切自然滅,何必去瞻前顧後,一切隨它去。而眾生總是在為過去已發 生的事後悔和懊惱,為未來未發生的事而擔心,為現在的現狀而不滿意,想來想去睡不著,想來想去不能安定。因為習慣了,所以平時不覺得自己有很多煩惱,但是 只要一禪定,念頭就一個接一個浮出來,根本無法靜下來。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修法認為最棘手的就是入三摩地一節,想念太多之故。 舉一個例子,有一名同門,剛開始來佛堂時希望能有一個工作,有了工作之後又想要討一個老婆,娶到一個漂亮的老婆之後,又來求想要一部汽車,有了一部新汽車 之後,又來求想要一個兒子,有了兒子之後,還要一個房子,接下來再求要第二個兒子,等第二個兒子出生後,他又來求要賣掉原來的房子,買一間更大的房 子……。可以想象得出來,這名同門年紀還輕,在今後的人生中,應該還有很多欲望可以求的,煩惱和妄念會一直陪伴他。這不是一個眾生的現象,可以說,每一個 眾生都是同樣模式的生活,有了一個東西,再要第二個,有了第二個,還要第三個,一直要下去,永遠不能滿足自己的妄念欲求。 師佛在這篇文章中教導佛子如何去除煩惱的觀念:該有自然會有,該滅自然滅,強求也沒用,不要想太多,一切順其自然,自然無煩惱。 心無所求則安,空了不是恐怖,反而是滿。感謝師佛的智慧教導。 --轉貼至真佛報總社部落格『佛心佛情』專欄 Read More
Leave a Repl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