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隨慈筆記」系列(十四)
談孝道
日前,我寫了一篇文章,內容是關於神通的認知.以前對於神通一知半解,不懂分辨,以為凡有神通皆高人。既使學佛後,還是認為神通越高成就越高。後來聽師尊開示,跟在蓮慈上師身邊學習,慢慢明白成佛跟神通根本風馬牛不相及,佛菩薩必然有神通,但有神通不見得是佛菩薩,沒有修行的人也可以有神通。釋迦牟尼佛不允許弟子以神通惑眾,就是因為會誤導眾生故。我在這些年的修行當中,也經歷了很多這方面的障礙挫折,知道追求神通的危險性,於是才寫勸導行者次第修行,勿追神通的文章。在文中,我舉自己的母親當年因追神通而犯因果業的例子來說明,其中言詞頗為偏激,將自己完全站在正義的高地,進行俯視批判,以為這樣的親身見證會喚醒其他人的警惕心。蓮慈上師看過後,沉默不言,最後還給我時說:有一點紅衛兵的氣勢,我不能評價。
過後,再遇上師,上師說:「我從小接受的教育是「忠孝仁愛禮義廉恥」八德,父母師長做得再不對,也不會對其批判。年邁母親的處境已經很痛苦了,做為子女的再把舊帳翻出來批判,等於是在傷口上灑鹽,這種大義滅親的行為,我做不出來。我們不是成就者如師尊,但師尊也是講人理倫常最重情和孝道,所以,這篇文章我不想評價。」
上師的這一番教示,我想了很久,是的,人不能因為自己站在正義的一邊,就可以高高在上橫掃一切,將做人的基本人性泯滅。佛由人修成,而人被稱為有情眾生,地上的人尚有情,何況是天上的菩薩。而最高的佛,更是你就是佛,佛就是你,更不可能互相傷害。忽然間,我明白了為什麼是「人有誠心,佛必感應」這句話。於是,我將之前的文中關於批判母親過激的言詞去掉,用另一種方式表達,同樣也起到勸導世人的作用,但,我守住了人性的美德。這是我由一篇文章從上師身上學到的一課,受益終身。
默思於2025.3.27
Leave a Reply